巴菲特:「別人貪婪時恐懼,別人恐懼時貪婪」
當年美國運通因借貸被人呃,因其數目龐大,股價大跌。
巴菲特觀察到信用卡會是未來趨勢,發展潛力和增長力強大,而且擁有穩定現金流,相信美國運通還清債務不是問題,於是別人恐懼時貪婪大手買入美國運通。
最近莎莎國際因政治因素(最近還有武漢肺炎),盈利大跌。
特別注意莎莎是高度營運槓桿行業,因此不要因為莎莎沒有很多負責就認為是安全。
高度營運槓桿是指不論業務如何,短期內固定成本很高,也很難再短期內減少。
再者看到半年營業至9月30日(相信10月-3月情況還差)下跌了約650,000千元,但成本只下跌了400,000千元。
由於有很多固定成本很難即時減少,如果營業額持續倒退,那麼原本看似財務穩健的莎莎會面臨重大問題。
由於這份是中期報告(2019-3月-9月),而我預期2019-9月至2020年3月的情況一定比3-9月還要差。
因此我可以假設兩個情況
1 營業額在2019年9月-3月約3,000,000
比上半年3,494,127差一些。
那麼盈餘可能會約-250,000,000
2 營業額在2019年9月-3月約跟上半年一樣3,494,127
那麼盈餘約-200,000,000
再看看莎莎國際異常的股息率9.6%
在2019年3月的資產負責表:現金資產有:589,512,000+551,134,000
=1,140,646,000
9月時的資產負責表:現金資產
有:239,986,000+548,709,000
=788,695,000
往年派息約440,000,000,以往營業能夠帶來現金流,因此派息不會成問題。但現在看看現金資產,因派息及其他支出少了約350,000,000。
如果再計算2019年9月-2020年3月的營利倒退約損失現金200,000,000-250,000,000。
那麼現金資產只有約500,000,000。
這個情況莎莎國際基本上是不會再派息,如果再派以往的息,那麼現金只有可憐的約250,000,000,那麼營運風險就太大。
如果莎莎未能快速控制固定成本,營業下每一步的下跌,都會重擊莎莎,那麼就會不斷燒現金,很快就需要借貸以渡難關。
管理層方面:
更強調會把業務重心轉移至內地華南地區。集團沒有正面回應香港會否裁員,僅表示會與員工同舟共濟。
對於以上回應我是十分負評的,對於投資一間公司,我希望公司有強大競爭優勢,不斷求成長。相反莎莎,沒有強大競爭優勢,過往依賴自由行的增長,現在已一去不返。
管理層把重心移至內地華南地區,更令產生疑問,莎莎進口往大陸要收關稅,因此售價不平,再者,上年度年內開設7間新店及關閉另外8間表現欠佳的店舖,全年虧損擴大至16.1百萬港元。我完全看不出在中國就可以發展一遍新天地。
總結:
巴菲特的投資是基於股票因某事件而股價大跌,但其企業的業務還是高增長和擁有強勁競爭優勢。
如果對莎莎投資是想像成別人貪婪時恐懼,別人恐懼時貪婪,事實只會更殘酷,別人恐懼時你更恐懼。
我唯一會對莎莎買入的可能性是等待莎莎成功控制好固定成本,令其業務不至於是燒資產,再運用淨流動資產及清算價值作估值,對這類困境中的企業,先求投資資本的安全,才求回報,至於詳細如何計算請參考Patroen 估值教學篇,入面有詳細介紹估值方法。